立案登記制,起訴提交的材料以及法院審查的規(guī)定
行政第五十三條 人民法院對符合起訴條件的案件應當立案,依法保障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
對當事人依法提起的訴訟,人民法院應當根據(jù)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一條的規(guī)定接收起訴狀。能夠判斷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當場登記立案;當場不能判斷是否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接收起訴狀后七日內(nèi)決定是否立案;七日內(nèi)仍不能作出判斷的,應當先予立案。
第五十四條 依照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九條的規(guī)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訴訟時應當提交以下起訴材料:
(一)原告的身份證明材料以及有效聯(lián)系方式;
(二)被訴行政行為或者不作為存在的材料;
(三)原告與被訴行政行為具有利害關系的材料;
(四)人民法院認為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由法定代理人或者委托代理人代為起訴的,還應當在起訴狀中寫明或者在口頭起訴時向人民法院說明法定代理人或者委托代理人的基本情況,并提交法定代理人或者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證明和代理權限證明等材料。
第五十五條 依照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一條的規(guī)定,人民法院應當就起訴狀內(nèi)容和材料是否完備以及是否符合行政訴訟法規(guī)定的起訴條件進行審查。
起訴狀內(nèi)容或者材料欠缺的,人民法院應當給予指導和釋明,并一次性全面告知當事人需要補正的內(nèi)容、補充的材料及期限。在指定期限內(nèi)補正并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shù)怯浟浮.斒氯司芙^補正或者經(jīng)補正仍不符合起訴條件的,退回訴狀并記錄在冊;堅持起訴的,裁定不予立案,并載明不予立案的理由。
民訴第一百二十一條 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一)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yè)、工作單位、住所、聯(lián)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lián)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三)訴訟請求和所根據(jù)的事實與理由;
(四)證據(jù)和證據(jù)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第一百二十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guī)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nèi)立案,并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nèi)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起訴條件
行政(1)明確被告
第六十七條原告提供被告的名稱等信息足以使被告與其他行政機關相區(qū)別的,可以認定為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九條第二項規(guī)定的“有明確的被告”。
起訴狀列寫被告信息不足以認定明確的被告的,人民法院可以告知原告補正;原告補正后仍不能確定明確的被告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立案。
(2)具體訴訟請求
第六十八條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九條第三項規(guī)定的“有具體的訴訟請求”是指:
(一)請求判決撤銷或者變更行政行為;
(二)請求判決行政機關履行特定法定職責或者給付義務;
(三)請求判決確認行政行為違法;
(四)請求判決確認行政行為無效;
(五)請求判決行政機關予以賠償或者補償;
(六)請求解決行政協(xié)議爭議;
(七)請求一并審查規(guī)章以下規(guī)范性文件;
(八)請求一并解決相關民事爭議;
(九)其他訴訟請求。
當事人單獨或者一并提起行政賠償、補償訴訟的,應當有具體的賠償、補償事項以及數(shù)額;請求一并審查規(guī)章以下規(guī)范性文件的,應當提供明確的文件名稱或者審查對象;請求一并解決相關民事爭議的,應當有具體的民事訴訟請求。
當事人未能正確表達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要求其明確訴訟請求。
(3)起訴期限
第六十三條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行為時,沒有制作或者沒有送達法律文書,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只要能證明行政行為存在,并在法定期限內(nèi)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立案。
第六十四條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行為時,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起訴期限的,起訴期限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起訴期限之日起計算,但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政行為內(nèi)容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一年。
復議決定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起訴期限的,適用前款規(guī)定。
第六十五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知道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行為內(nèi)容的,其起訴期限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行政行為內(nèi)容之日起計算,但最長不得超過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六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起訴期限。
第六十六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照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七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對行政機關不履行法定職責提起訴訟的,應當在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期限屆滿之日起六個月內(nèi)提出。
(4)重復起訴
第一百零六條當事人就已經(jīng)提起訴訟的事項在訴訟過程中或者裁判生效后再次起訴,同時具有下列情形的,構成重復起訴:
(一)后訴與前訴的當事人相同;
(二)后訴與前訴的訴訟標的相同;
(三)后訴與前訴的訴訟請求相同,或者后訴的訴訟請求被前訴裁判所包含。
民訴《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一百二十條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并按照被告人數(shù)提出副本。
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并告知對方當事人。
第一百二十二條當事人起訴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糾紛,適宜調解的,先行調解,但當事人拒絕調解的除外。
第一百二十三條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guī)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nèi)立案,并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nèi)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第一百二十四條人民法院對下列起訴,分別情形,予以處理:
(一)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guī)定,屬于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訴訟;
(二)依照法律規(guī)定,雙方當事人達成書面仲裁協(xié)議申請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告知原告向
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三)依照法律規(guī)定,應當由其他機關處理的爭議,告知原告向有關機關申請解決;
(四)對不屬于本院管轄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五)對判決、裁定、調解書已經(jīng)發(fā)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告知原告申請再審,但人
民法院準許撤訴的裁定除外;
(六)依照法律規(guī)定,在一定期限內(nèi)不得起訴的案件,在不得起訴的期限內(nèi)起訴的,不予受理;
(七)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yǎng)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
原告在六個月內(nèi)又起訴的,不予受理。
上一篇: 刑訴解釋知識點
下一篇: 應對法考五種記憶方法
法考究竟如何刷題?
現(xiàn)階段備考的考生很容易迷失方向,在刷題方面更是苦惱,要么刷題效率低,一天刷不了幾十題,要么正確率特別低,打擊自信心。
【知識科普】A證與C證
對于法律職業(yè)資格證書,有的同學能夠領A證,有的同學領的卻是放寬政策的C證,不少同學對此有疑問,A證和C證之間有什么區(qū)別呢?
【瑞達五周年】新的開始,簡單快樂
2019年畢業(yè)的我,走出校園的第二天就直接奔赴到了工作崗位,開始了和在爸媽一起的北漂生活。
暑期網(wǎng)課班有哪些?
距離客觀題考試倒計時52天,主觀題考試倒計時88天,大部分考生都已經(jīng)進入了備考計劃之中。
想學點睛沖刺?它來了!
對于當下緊張的復習階段,越來越多的考生們開始選擇報班,因為由班主任帶領有計劃地復習,有條理、目標更明確、效果佳!
21法考備戰(zhàn)如何復習?
成功路上并不擁擠,因為很多考生堅持不到最后,還有很多考生閉門造車自己摸索,方法不對努力白費。
2021法考備考復習小技巧
2021法考客觀題考試日期是9月11日,主觀題考試日期是10月17日。